摘要:規范好模具設計中的每一個步驟的標準,可以有效管控模具的可靠性及穩定性。
一般注塑模具設計步驟主要分為以下幾步:
第一步,塑件分析
- 確定模具設計標準,從制品的塑料品種,塑件形狀,尺寸精度,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慮注塑成型工藝的可行性和經濟性。
- 預估模具生產效力,一般案板小批量生產時,為降低成本,模具盡可能簡單;在大批量生產時,在保證塑件質量前提條件下,多采用一模多腔甚至自動化生產,以縮短生產周期。
第二部,選擇合適的注塑機
- 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機與設計模具有關的技術參數,根據塑件的體積或重量大致確定模具的結構,確定注塑機型號。
第三步,有關模具計算
- 模具型腔壁的厚度,底板厚度的確定。
- 計算模具加熱以及冷卻系統的預定值,配置適當的系統。
- 計算模具凹、凸模零件工作的尺寸。
第四步,模具結構設計
- 模具工作零件的結構設計
- 制品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選擇
- 模具型腔數的確定,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以及澆口位置設置
- 側分型與抽芯機構的設計
- 頂出機構設計
- 拉料桿的形式選擇
第五步,根據以上設計,繪制結構總裝圖和零件工作圖。模具設計員協助參與加工,組裝,試模,投產的全過程,全面審核模具的制造及投產。